3月1日,零跑汽车在杭州发布了23款T03、C11增程、23款C01和23款C11四款车型。其中,首次上市的C11增程的售价14.98-18.58万元,综合性价比不仅超越了同类型的REEV车型,更相对同售价的燃油车更具竞争力。在随后的采访环节新能源情报分析评测组同事,就C11增程的定价以及定位于超越同级别燃油车的策略提,专访零跑科技创始人朱江明董事长。
朱江明:我觉得新人进场,肯定不能按常规出牌,如果按常规出牌,怎么可能有优势?我们一定不能按常理出牌,无论是商业模式,我们刚刚说做用户的代工厂,我们的商业模式就是打破了原来做品牌+代工,是两家分开的,我们是品牌和代工二合一。因为代工就赚几个点的毛利,靠的是规模,那是代工厂的商业模式。而品牌,就是要讲故事,我要溢价,从代工厂那里拿货,要把我的品牌logo打上去,把它卖出去。我们新的零跑的商业模式,作为用户的代工厂,我们就是把两个综合起来,我直接面向用户,但是我只赚代工厂的钱。这是从商业模式上来说的。
另外,从技术创新能力上,因为最终还是靠产品,产品不行,一切都不行,我们就是要有这种创新的思路。今天零跑C11,以前我们可能比较含蓄,今天我们说得比较直白,我们就说是铁桶车,就是在这个价位段上,怎么可能有双叉臂+五连杆的独立悬架,这就是差异化。还有座舱,传统燃油车15-20万的,它的智能驾驶,都是比较低级的。我们就是要用这种差异化,去挑战燃油车市场,挑战原来的市场格局,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取得成功。
零跑的产品“做用户的代工厂”定价策略,就是满足低购车成本的另一种解读。自2021年中国新能源市场发展从两级状态,向多元化发展过度,满足普遍的低购车成本的刚需是很多车厂的最初设定。
实际上,除了低购车成本,还有地用车成本以及随之而来的更多的终端用车客户的刚性需求,都要车厂进行不断的满足与递进。
1、低购车成本,最先落地在5万元级EV市场,并处于售前状态;
2、低用车成本,已经普遍性存在5-10-20万级EV\REEV\PHEV市场,并从售前转入售后状态;
3、长期用车的舒适性,终端车主真实用车体验只能通过长期驾乘才能获取;
4、长期用车可靠性,选择的车辆是否好用、好开、不用为修车占据更多的精力;
显然,零跑C11增程以及其他车型的定价策略,已经达成了低购车成本的第1层刚需。根据零跑的全站自研的状态,除了电芯和发电机(针对增程车型)其他所有分系统全部自研和自产的状态比对,长期用车的可靠性是有能力达成的,至于低用车成本和长期用车的舒适性,将成为新能源情报分析网评测组后续重点跟进的内容。从最近3年零跑T\C系列整车销售增量的状态,终端车主对其认可程度是明摆的,也可以认为是被终端市场验证通过的佐证。
新能源情报分析网评测组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