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放弃发展新能源,比亚迪商用车征服海外

近期,有一股唱衰我国新能源发展的风气在网上开始传播。主要是苹果宣布退出造车,紧接着许多西方汽车品牌宣布暂缓或者放弃电动汽车计划。一时间网络上有舆论认为我们被西方国家忽悠了,掉进了他们预设的“坑”里。但笔者认为这依旧只是某些崇洋媚外的误导,因为新能源汽车发展关乎国家能源安全和结构调整,同时给了我国在汽车工业领先国外品牌的机会。

国外品牌怕了!

一方面欧美国家在去年就针对我国电动车发起了反补贴调查,另一方面美国近期也以国安风险为由对我国新能源汽车展开调查,目的同样是和针对华为一样限制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可能很多人觉得国外汽车工业这么发达,为什么新能源汽车发展不过我们。国外品牌并不是造不出一款好的新能源汽车,而是造不出一款物美价廉的新能源汽车,并且最重要的是缺乏新能源整车成本降低的产业链的支撑。。

虽然欧美汽车工业在传统发动机、变速箱技术领域成熟可靠,但其实一定程度也限制了他们发展新能源汽车,船大难掉头的困境同样适用于他们。另外一点是欧美国家受制于能源价格的影响,特别是欧洲当下的电费较高,用油的传统车型和新能源汽车使用成本拉不开差距。再加上当地生产的新能源汽车价格昂贵,无法降低用户真实用车成本,所以市场缺乏消费原动力,自然他们生产的新能源汽车不受欢迎。

最为讽刺的案例就是德国当地生产的大众ID.3大致4万欧元,而我们国内生产的大众ID.3仅需1.5万欧元,因此有德国经销商从中国购买了22年ID系列电动车准备运回德国销售,结果被大众公司起诉,甚至还要求法院将车辆销毁,一时间沦为笑谈。这个案例不仅体现出国外品牌在生产新能源汽车的巨大劣势和不足,而且也展现了我国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整合的突出能力。

而说到全产业链垂直整合的能力就不得不提比亚迪。依托强大的新能源技术和整合能力,比亚迪目前已经成功向全球客户交付了超8万辆电动大巴,累计销量全球第一,足迹遍布全球70多个国家和400多个城市,其中欧洲就是比亚迪商用车和乘用车的主要市场。

特别是电动商用车的低使用成本和比亚迪垂直整合的能力,让该类车型具备了和传统商用车一较高下的能力。

而在车辆可靠性和适配性方面,比亚迪一直坚持每年的高温高寒气候条件下的极限测试,例如去年12月,比亚迪商用车集结包括纯电动公交、座位客车、旅游车、轻卡、校车、牵引车、搅拌车、自卸车在内的国内外21款主推车型,勇闯零下40摄氏度的极寒之境——黑龙江省黑河市,展开为期138天的高寒极限挑战,凭过硬实力完成了全天候极寒天气及各种路况下的可靠性及适应性测试,验证了新能源产品的极限性能。

比亚迪商用车通过自身在成本控制和品质保障等多方面的领先国外品牌,这才让比亚迪突破重围,在欧洲汽车强国占据了一席之地。

目前比亚迪在欧洲交付的车辆一方面为纯进口产品,一方面为合资建厂。去年12月份,比亚迪宣布将在匈牙利建设一个新能源汽车整车生产基地,这将成为比亚迪乘用车的第一家欧洲工厂。

在工厂建设完成之前,比亚迪探索者1号滚装船已经到达欧洲,开启新一轮的市场交付。所以说,即使欧美市场放缓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和生产,但是并不能阻止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大面积扩张,这就是掌握新能源核心技术的优势,以及具备全产业链垂直整合的实力。

笔者有话说:

3月初,墨西哥当地一家巴士制造商推出了全新的电动大巴,该电动大巴都基于比亚迪商用车全新一代高端底盘打造,搭载比亚迪刀片电池、智能悬架系统及制动系统,首批21台预计本月开始陆续投运!

3月7日开始的深圳国际商用车生态博览会上,比亚迪携旗下混动轻卡T5DM、纯电轻卡T5EV亮相,凭借续航、能耗、颜值等多重优势一跃成为市场新宠,国内国际订单双丰收。

现如今,欧美汽车品牌已经在新能源汽车发展上落后一步,他们不跟上,只会被我们远远地甩开。他们可能希冀于盘外招的方式,但历史已经证明这是行不通的。越是打压中国品牌,中国品牌越是强大。“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由汽车大国变为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我国的新能源汽车技术革新将继续坚持不懈地发展下去。

新能源情报分析网新闻组出品

评论列表

登录回复 登录 | 立即注册

回复

还可输入 800 字符